河南嫌犯关押10年后因证据不足取保候审

2014-02-15 09:47


  10年的看守所牢狱让杨波涛精神变的恍惚。面对10年未见的母亲和姐姐痛哭的眼泪他表情呆滞。13年前因一起强奸杀人碎尸案,杨波涛被列为犯罪嫌疑人。他在看守所被关了10年,一直未能被定罪。 终,商丘市检察院以事实不清、证据不足为由撤销了对他的起诉。摄影:付丁/法制晚报

  13年前(地点)一起强奸杀人碎尸案,如今看来已很遥远。但是,这一直是犯罪嫌疑人杨波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。

  杨波涛从被列为犯罪嫌疑人至今已经10年,他在看守所也被关了10年,却一直未能被定罪。其间,他经历了商丘市中院3次判决极刑,河南省高院3次裁定撤销原判、发回重审。 终,商丘市检察院以事实不清、证据不足为由撤销了对他的起诉。

  2月11日,商丘市公安局给他送来了《取保候审决定书》,在看守所里度过了10年青春的杨波涛第一次走了出来,等侯在外的父母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记者对杨波涛及其家人进行了深入采访,了解案件背后的故事。

  案件回溯 缘起一桩强奸杀人案

  “如果不是13年前接了我同学李月英的那个电话,或许哥哥现在已经干成了一番大事业并且娶妻生子,我们家也不会经历这样的痛苦和煎熬。”杨波涛的妹妹杨春明哭着说。

  这个“如果”在34岁的杨春明心里念叨了10年,与之伴随的是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内心的无比自责。

  2001年,26岁的杨波涛在商丘市经营着自己的电器商行。那时的他已经买了车、房,对未来他有自己的规划:“以后做品牌代理商,当大老板。”

  杨春明说,当年5、6月份,她很久不联系的初中同学李月英来到哥哥杨春明的出租房住过几天。8月份,她再次接到李月英电话,说她要去义乌打工,已买好了汽车票。杨春明出于好心,就告诉李月英如果要到自己那里去住,可以去杨波涛的电器商行拿钥匙。

  然而,“我怎么也没有想到,这个电话给他们全家带来了无尽的麻烦和苦痛。”杨春明说。李月英路经商丘时,突然失踪了。李的母亲刘卫兰与当年9月7日报案。3天后,商丘市公安局梁园分局找到了6块被切割的尸体。两年后,经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DNA鉴定,认定死者就是李月英。

  2001年的这起案件,被警方认定为“8.16”强奸、杀人、碎尸案。杨波涛成为警方的嫌疑对象。2003年底,杨波涛生意红火,新房刚装修好,正筹办结婚时,被警方重新认定为犯罪嫌疑人。2003年12月27日,杨波涛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监视居住。

  从2005年起,这起杀人碎尸案进入了一审判决、二审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反反复复之中。杨波涛先后被判死缓、死缓、无期,但均因“事实不清”被河南省高院发回重审。期间,杨波涛多次上诉。

  2013年8月23日,商丘市检察院以本案“事实不清、证据不足”为由,决定撤回起诉。8月26日,商丘市中院下达刑事裁定:准许商丘市检察院撤回对被告人杨波涛的起诉。

  2014年2月12日,杨波涛被取保候审,终于走出了看守所。

  “这种行为是司法机关内部沟通不畅造成的。”办案律师沈祥枫说。

  十年羁押  终得到取保候审决定

  雪后初晴,河南省商丘市看守所门口的麦田里白茫茫一片。看守所大楼的屋檐上挂着长长的冰锥,在微弱的阳光下闪现出丝丝寒意。

  2月12日下午三点左右,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坐在门口的水泥地上啃着一馒头,这是他的午餐。他每啃一口,就抬头看一眼看守所的大门。

  这位老人叫杨为华,是杨波涛的父亲。早上7点他就从60余公里外的夏邑县往看守所赶,怕错过看到儿子出狱的第一眼。他守着看守所的大门,没离开过半步。

  几天前,他听说被关了10年的儿子杨波涛要放出来了,兴奋得几个晚上没睡觉。

  “十年,十年没见了,他是我 的儿子……”老人刚开口,就哽咽得说不出话来,眼泪顺着眼角往下流,他赶紧用左手捂住嘴,转过了头。

  等了大半天后,下午五点,杨为华终于从派出所拿到了一份《取保候审决定书》,上面写着:犯罪嫌疑人杨波涛不能在法定羁押期限内办结,需要继续查证、审理,对其采取取保候审。

  而这一份材料,杨家人等了10年,尽管这不是他们 想要的结果。“他应该是无罪释放。”聊起这起案件,杨华为的大女儿仍然颇为气愤。

  下午5:03分,杨波涛坐着村委会的车出了看守所大门。杨波涛的姐夫告诉记者:“村委会开车进看守所接他,是怕记者拍到他从看守所出来的照片。”

  杨波涛把头伸出窗外,杨为华试图把头靠近儿子,想说点什么,车很快开走了……

  上诉10年 一年四季吃馒头没买过肉

  在商丘市夏邑县桑固乡这个偏僻的村落,杨为华的儿子杨波涛强奸杀人碎尸的消息不胫而走,扩至方圆几十里外的村落。

  “在村里,我都抬不起头,村民们都在背后指指点点。”杨为华退休前是当地的小学老师,深受当地人的尊敬。然而,儿子出事后,他却在村里呆不下去了。杨为华常常背着老伴哭,“有时在梦中醒过来,发现枕头全湿了。”

  杨春明低着头,喃喃自语:“走在村里,很多人都不理我们。”

  十年来,卖地、卖粮食,远远不够支付杨家人为案子奔走的花费。来自物质和精神的压力像两座大山压得这家人踹不过气。“所有亲戚来来回回地借了多次,除了直系亲属,其他人都躲着我们。”杨春霞说,这些年下来,家里花费了几十万元,如今,家里仍然欠着三万余元的外债。

  为了省钱,杨为华想尽了一切办法。“一年四季吃馒头,十年家里几乎没买过肉。”杨为华说。

  长年的压抑和营养的缺失,杨为华患有心脏病、高血压、心肌梗塞等多种疾病。

  “上诉,上访”成了杨家生活的全部。杨为华已经记不清自己去过多少次公安局、检察院。“我们夫妇俩曾经多次跪在检察院门口,求他们还儿子一个清白。”为了儿子,杨为华从未放弃。

  花甲之年的杨为华专门买了本《刑事诉讼法》认真翻阅,也常去请教律师。在聊天中,《法制晚报》记者发现他对办案程序已相当了解。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芳享正在加载图片...

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
热点